超聲波和次聲波對人體的傷害
發布時間:2018-09-03 瀏覽次數:546 來自: 廈門市優爾創超聲波洗凈設備有限公司
聲波的分類:
聽不到的次聲波:小于20Hz的聲波,次聲波的波長往往很長,因此能繞開某些大型障礙物發生衍射。某些次聲波能繞地球2至3周。某些頻率的次聲波由于振動頻率相近甚至相同,容易和人體產生共振,對人體有很強的傷害性,危險時可致人死亡。
正常人耳能聽到的聲波:人耳朵能聽到的聲波大致在15-20KHz之間,并且正常隨年齡的增長,上限會逐步下降。
聽不到的超聲波:大于20KHz的聲波。
傳說中的次聲波和超聲波“武器”
超聲波武器:
據BBC英國報道,飽受青少年們騷擾的商店老板霍華德發明了一種叫“蚊子”(Mosquito)的超聲波裝置。它發出一種高頻聲波,讓人的耳朵難受而不愿靠近聲源或呆在聲源附近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們聽到高頻聲波的能力自然衰退喪失,因此,“蚊子”機發出的聲波只讓小孩的耳朵不舒服,25歲以上的人則根本聽不到,不折不扣的“反少年裝置”。
英國便利店協會(Association of Convenience Stores)從安裝了“蚊子”機的會員那里得到的反饋是:“用了都說好。”長期困擾店家的青少年在商店外拉幫結伙,搗亂滋事的現象大大減少。
次聲波武器:
傳說中,次聲波武器大體可分為兩類:神經型次聲武器,和器官型次聲武器。
“神經型”次聲武器的次聲頻率和人腦阿爾法節律(8-12Hz)相同,所以次聲波作用于人體時便要損傷人的大腦,引起共振,對人的心理和意識產生嚴重影響:輕者感覺不適,注意力下降,情緒不安,導致頭昏、惡心;嚴重時使人神經錯亂,癲狂不止,休克昏厥,喪失思維能力。致人死亡。
“器官型”次聲武器的次聲頻率和人體內臟器官的固有頻率(4-18Hz)相同,會引起人的五臟六腑產生強烈共振。輕者肌肉痙攣,全身顫抖,呼吸困難;重者血管破裂,內臟損傷,甚至迅速死亡。
據說,聲波發生器是由法國科學家加夫雷奧在1972年發明的,它產生的次聲波可以損害5km以外的人。得出結論:頻率為7Hz的次聲波可對人體造成致命的打擊。據外刊報道,1986年法國實驗所進行實驗時,由于疏忽致使次聲波沖出實驗室,導致16公里外的一個正在吃飯的20口之家和正在田間勞作的10口之家全部喪命。
有傳聞稱,美軍在索馬里和波黑戰爭期間,已經試用過某些音響或聲音武器的樣品。這些武器可以使人的內臟發生震動,把人震昏,使人感到惡心,甚至使腸子里的糞便液化,不斷腹瀉,從而失去戰斗力。美國還曾把一個小型次聲發生器帶到劇院內,劇場氣氛完全變了,充滿迷惑不解和恐懼不安。
據說以下事件和次聲波也有關系:
1890年, 一艘名叫“馬爾波羅號”帆船在從新西蘭駛往英國的途中,突然神秘地失蹤了。 20年后,人們在火地島海岸邊發現了它。奇怪的是:船上的開都原封未動,完好如初。船長航海日記的字跡仍然依稀可辨;就連那些死已多年的船員,也都“各在其位”,保持著當年在崗時的“姿勢”;
1948年初,一艘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,一場風暴過后,全船海員莫明其妙地死光;在匈牙利鮑拉得利山洞入口, 3名旅游者齊刷刷地突然倒地,停止了呼吸……
有人認為,暈車、暈船就是車、船在運行時伴生的次聲波引起的。住在十幾層高的樓房里的人,遇到大風天氣,往往感到頭暈、惡心,這也是因為大風使高樓搖晃產生次聲波的緣故。更強的次聲波還能使人耳聾、昏迷、精神失常甚至死亡。
日常生活中的超聲波應用
日常生活中,利用超聲波的功能,廣泛用于超聲波清洗儀,超聲波驅蚊器,超聲波加濕器,超聲波探傷,超聲波理療等場合。
超聲波危害的標準和研究現狀
那么這些時候會對人體造成傷害,或存在健康風險?是否會會使人煩躁、耳鳴、頭痛、惡心、視覺模糊、吞咽困難、肝胃功能失調紊亂?
根據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據研究發現,長時間持續在超聲波下,工人聽力會受到負面影響。并且特定頻率下的超聲波會使人煩惱、不舒適。ACGHI, 2012。
2003年,OSHA通過了ACGIH的提高超聲波閾限值 threshold level values (TLVs)的提議,對超聲波在空氣中和水中不同頻率下限定了***分貝值。對于長時間處于超聲波影響范圍內的,增加了聲壓值限值要求。例如20KHz下,***不能超過75分貝。100KHz下不能超過110分貝。
而日本、瑞典、加拿大輻射保護組織IRPA等標準機構,提出了超聲波使用的保護性指導限值。
其中加拿大還將研究結果提交給WHO組織,希望能夠在國內外范圍內推廣。
而波蘭則在標準PN-85/N-01321中對普通工人、孕婦和年輕人對不同頻率的超聲波的限值做了分別規定。
名詞解釋:
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(OSHA)
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 (ACGIH)
其次,學界也對超聲波的危害和標準做過研究,例如英國的研究機構南安普敦市大學聲音和震動研究所,美國弗吉尼亞大學,波蘭勞動保護研究機構,澳洲阿德萊德大學等學者對超聲波的危害做了研究,但是缺乏更深入的病理學和生理學研究。
也就是說超聲波和次聲波的危害性,雖然目前有標準和研究成果,可以用于參考評估,但是人體危害的量化調查研究,還有待進一步深入。
其次,對于國內和國外通用標準,以及法律法規上的強制性要求,還有待進一步完善。
另外,超聲波驅蚊器的實際效果和功能,目前也缺乏指導性標準,對于商家的宣傳,也缺乏一致性的評判標準。
標準的制定
對于超聲波、次聲波類產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場合的推廣應用,如果有產品安全性和健康危害方面的疑慮,或真實的危害案例,應引起標準制定者、消費者保護機構等方面的關注、風險評估和標準制定工作。
其次,對于危害的量化研究,例如多少距離、多少分貝、多少頻率會造成什么年齡、什么性別等特征的人群有哪些生理性、心理性和病理性影響,有待于學界進一步的研究成果。